从中央一号文件看今年肥料行业发展

 

  新华社2月5日播发《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培育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的若干意见》。这份2017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锁定“三农”工作,把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作为新的历史阶段农业农村工作主线,为“三农”发展注入了新动力。下面,我们来看看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中央农办主任、中央财办副主任唐仁健对文件精神的解读。

  主要目标:增加农民收入,保障有效供给

 “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内外环境发生了大的变化,出现许多新矛盾新问题有。”唐仁健说,“主要是农产品需求升级了,有效供给跟不上;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到了极限了,绿色生产跟不上;国外低价农产品进来了,国内竞争力跟不上;农民增收传统动力减弱了,新的动力跟不上。”

  他认为,矛盾的主要方面在供给侧,突出的是结构性、体制性矛盾。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就是要从供给侧入手、在体制机制创新上发力,从根子上解决这些矛盾问题。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成不成功,要看供给体系是否优化、效率是否提高,更要看农民是否增收、是否得实惠。主攻方向是提高农业供给质量。”唐仁健表示,要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农业农村发展由过度依赖资源消耗、主要满足量的需求,向追求绿色生态可持续、更加注重满足质的需求转变,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增绿。

  他特别强调,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还可能会经历大的阵痛,付出一些代价,但在方向性问题上不能出大的偏差,不能犯颠覆性错误,必须守住三条底线,确保粮食生产能力不降低、农民增收势头不逆转、农村稳定不出问题。

两大板块:结构调整和改革

  唐仁健在解析文件内容时说,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包括结构调整和改革两大板块。其中,农业供给侧结构要推进“三大调整”——

  调优产品结构,突出“优”字。消除无效供给,增加有效供给,减少低端供给,拓展中高端供给,突出“优质专用”大宗农产品和“特色优势”其他农产品的生产供给。文件提出要统筹调整粮经饲种植结构,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做大做强优势特色产业,优化农业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

  调好生产方式,突出“绿”字。推行绿色生产方式,修复治理生态环境,既还历史旧账,也为子孙后代留生存和发展空间。文件提出推进农业清洁生产、大规模实施农业节水工程、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加强重大生态工程建设等。

  调顺产业体系,突出“新”字。着力发展农村新产业新业态,促进三产深度融合,实现农业的全环节升级、全链条升值。文件提出大力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产业、推进农村电商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产业、培育宜居宜业特色村镇等。

  而改革的核心是理顺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实现“三大激活”——

  激活市场。深化粮食等重要农产品价格形成机制和收储制度改革、完善农业补贴制度等重要举措。

  激活要素。改革财政支农投入机制、加快农村金融创新、深化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和探索建立农业农村发展用地保障机制等重大政策举措。

  激活主体。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服务主体、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和吸引各类人才回乡下乡创新等政策措施。

  政策支持:培育新产业新业态,整合撬动财政资金

  在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当下,如何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唐仁健指出了两个思路:培育壮大新产业新业态和财政上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他说,文件把壮大新产业新业态作为推进改革的重大举措,在用地、融资、人才、基础设施等方面作出了一系列政策安排。

  “要像当年抓乡镇企业一样抓新产业新业态,使其成为农业农村发展新的增长点,成为农民持续较快增收新的动力源,再在农村来一次新的‘异军突起’,让农村成为引人入胜的天地、农业成为令人向往的产业、农民成为令人羡慕的职业。”他说。

  唐仁健同时表示,确保农业农村投入,一方面是确保增量,文件坚持把农业农村作为财政支出的优先保障领域,确保农业农村投入适度增加。另一方面是下功夫用好用活存量,做好整合和撬动两篇大文章。

  整合,就是通过对存量资金进行统筹整合,集中力量把最该办的事办好。文件提出发挥规划统筹引领作用,多层次多形式推进涉农资金整合;推进专项转移支付预算编制环节源头整合改革,探索实行“大专项+任务清单”管理方式。

  撬动,就是把有限的财政资金作为“药引子”,吸引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投向农业农村。文件提出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以奖代补和贴息、建立担保机制、建立风险补偿基金、设立各类农业农村发展投资基金、加大地方政府债券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措施。

  亮点举措:盘活集体建设用地,打造田园综合体

  唐仁健说,当前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乡村养老等新产业新业态用地需求旺盛。因此,文件提出允许通过村庄整治、宅基地整理等节约的建设用地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重点支持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和农村三产融合发展。

  文件强调,要认真总结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经验,在充分保障农户宅基地用益物权、防止外部资本侵占控制的前提下,落实宅基地集体所有权,维护农户依法取得的宅基地占有和使用权,探索农村集体组织以出租、合作等方式盘活利用空闲农房及宅基地,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他指出,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利用中要注意两点:严禁违法违规开发房地产或建私人庄园会所;注意保护农户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权利,防止集体资产被外来资本控制。

  文件还提出,支持有条件的乡村建设以农民合作社为主要载体、让农民充分参与和收益、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通过农业综合开发、农村综合改革转移支付等渠道开展试点示范。

     唐仁健表示,当前急需培养乡村建筑设计、乡村规划人才。文件对此提出,鼓励高等学校、职业院校开设乡村规划建设、乡村住宅设计等相关专业和课程,培育一批专业人才,扶持一批乡村工匠。

一号文件中关于肥料的重点提法

作为今后指导农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关于肥料方面的文字论述不多,但却意味深长。

  关于肥料说得不多,但份量很重

二、推行绿色生产方式,增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

9.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以县为单位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试点,探索建立可持续运营管理机制。鼓励各地加大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支持力度,健全秸秆多元化利用补贴机制。继续开展地膜清洁生产试点示范。推进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创建。

11.集中治理农业环境突出问题。实施耕地、草原、河湖休养生息规划。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扩大农业面源污染综合治理试点范围。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支持力度。推进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合理设定补助标准。支持地方重点开展设施农业土壤改良,增加土壤有机质。

综观“一号文件”全文,直接关于肥料的文字也就这么多,便其中蕴含的深意却不少。如“深入推进化肥农药零增长行动,开展有机肥替代化肥试点,促进农业节本增效。”这充分说明,化肥零增长行动是一项长期政策,化肥新增产能已经无望,去产能成为必然。化肥生产进入总量控制阶段,可想而知,在这样的背景下,“大鱼吃小鱼”现象将成为化肥行业的新常态。

另一个含义在于,有机肥替代化肥将是今后肥料行业的发展新趋势,替代并不是说谁完全取代谁,而是将有相当一部分的化肥将被有机肥替代。化肥的优势还在,但是有机肥的优势会更明显,有机肥如何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则是有机肥行业需要思考的一个问题。毕竟,就目前的有机肥发展实际来看,替代化肥的路途还相当遥远。

“建立健全化肥农药行业生产监管及产品追溯系统,严格行业准入管理。”这一句话不足30字,但足以让整个化肥行业引起重视。加强化肥产品质量监管及产品追溯,将是今后规范化肥行业的一个重点。对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没有保证的化肥企业,以后的生路会越来越艰难。“偷含量”“挂羊头卖狗肉”将会面临惩罚,而且追溯体系的完善将对那些“问题厂家”形成震慑,相信,赔偿机制也会不断健全,农户一旦买到假化肥,或施用后造成减产绝收的,化肥生产企业将面临高额赔偿和罚款。所以,化肥企业今后一定要加强产品质量管控,以优质产品取信市场,赢得用户。

“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继续开展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及种植结构调整试点。”虽然看似重点在说土壤,但这与目前火爆市场的土壤修复产品(如土壤改良剂、生物菌肥等)密切相关,因为一些肥料本身除了提供作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之外,还具体修复、改良土壤的功能。可以预见的是,在科技创新的环境下,一些具有高科技含量的土壤改良产品或者生物菌肥将会出现,并得到市场的认可。而这些产品一经验证效果显著,必将开启巨大的市场,因此,未来几年,生物菌肥或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当然,其他方面虽然没有直接提到肥料,但其实与肥料也有着密切关系,如种植结构调整、食品安全等,这些方面的变化将改变现有肥料用量、品种等,对于肥料企业生产也会有逆向影响作用。

八大农业领域前景可观

随着政府政策放开,商业资本的进入,以下八大项目的市场前景巨大:

1、农业科技的推广

农业推广资金投入不足和推广体系不够完善,制约着推广力度。发达国家农技推广经费一般占到农业总产值的0.6%~1.0%,发展中国家也在0.5%左右,但我国不足0.2%,人均经费更少。若按照中央1号文件推广创新公益性农技服务方式,推行政府购买服务,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空间巨大!

2、农业节水工程

文件提出:加大大中型灌排骨干工程节水改造与建设力度,同步完善田间节水设施,建设现代化灌区。大力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集中建成一批高效节水灌溉工程。

而节水农业是提高用水有效性的农业,是水、土、作物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系统工程。我国水资源总量仅占世界的6%,人均不足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农业用水量约3600亿立方米,用水比重从1997年的69.7%下降到目前的61.3%左右,并且我国旱灾发生频率越来越高、范围越来越广、程度越来越重。因此在我国发展节水农业具有重要的意义。

3、农业清洁生产

先污染后治理的末端治理模式不能有效解决环境问题,但却在我国盛行良久。大力推行高效生态循环的种养模式,加快畜禽粪便集中处理,推动规模化大型沼气健康发展,将带来农业清洁生产新的产业发展空间。

4、治理农业环境

污水和垃圾处理在城市随处可见,农村的污染程度也可见一斑。财政部推出两个强制试点,垃圾和污水处理必须使用PPP模式,在国内的垃圾和污水处理PPP模式也是随处可见。在未来,开展土壤污染状况详查,深入实施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将会是政府和社会继续推进的公共服务事业。

5、乡村休闲旅游产业

文件提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创办乡村旅游合作社,或与社会资本联办乡村旅游企业。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大力改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森林康养公共服务设施条件,在重点村优先实现宽带全覆盖。完善休闲农业、乡村旅游行业标准,建立健全食品安全、消防安全、环境保护等监管规范。

6、特色村镇

围绕有基础、有特色、有潜力的产业,建设一批农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生产生活生态同步改善、一产二产三产深度融合的特色村镇。支持各地加强特色村镇产业支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环境风貌等建设。

7、育种基地

种业是农业产业链的源头,是国家战略性、基础性核心产业,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农业产业安全上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未来种子工程将加大农作物种业基础设施投入,加强育种创新、品种测试和试验、种子检验检测等基础设施建设。鼓励“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建设商业化育种基地,购置先进的种子生产、加工、包装、检验和仓储、运输设备,改善工程化研究、品种试验和应用推广条件。

8、现代渔港建设

渔港是渔民生产、生活最重要的后方基地和渔船重要的避风场所,是海洋防灾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渔港建设对于提升沿海地区的海洋防灾减灾能力,维护渔民的生命财产安全、促进渔区的和谐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据了解2003-2015年,渔港项目累计投资5.77亿元,其中,中央下达补助资金29352万元,占50.86%;省级下达补助资金23273.8万元,占40.33%;地方配套及自筹资金5084.2万元,占8.81%。


在线客服